城市兴衰与沈阳环境地质
2020-07-20 来自: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次数:289
大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的代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城镇人口猛增。20世纪初,世界总人口为16亿,在其中城镇人口占10%,预估到二十一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将达90亿,在其中有一半之上集中化于大城市。
大城市的盛衰两者之间所处沈阳环境地质息息相关。地质环境优者经久不衰,劣者则慢慢衰落或毁于一旦。大城市的兴起早在2001年前就已刚开始。比如,出現于中东地区、远东、印度、印尼、我国等地的古代城市,他们先出現在水源丰富多彩的洪泛平原区上;美国波士顿的首批香港移民从1630年起,三易其址,最终在高品质纯净水丰富多彩的贝科山西边居住(即今波土顿市);希腊雅典往往经久不衰,而出名于世,皆以其地质环境优异,如水资源充裕,地形趾高气扬,有利于防御,及其出产粘土和铝矿等。
优良的沈阳环境地质不但出示了城市的发展的标准,并且在水平上还能危害大城市社会发展的生活习惯。再者就是的是,西印度群岛隶属马西尼克海岛漂亮的圣佩尔城曾因培雷火山的一次喷涌被而催毁。不断而迟缓的路面地面沉降与冰川融化等已使一些大城市从陆上消退,掩埋于当代荒漠和大陆架的城堡已经发觉有数十座之多。
在我国关键大城市按其兴衰史以及与沈阳环境地质的关联,可基本划分为五种种类:
①地质环境转变较小,平稳强盛的大城市。
比如苏州,它是兴建于秋春时的吴国都城,距今2000很多年历史时间。在路面下列有6~7层各时期的文化层。蜀国大门的名字一直沿用。
②随地质环境演化而转移的大城市。
比如西安与许昌市,他们因新地质构造,及两者之间有关的山间盆地和河流地貌的演化而数次产生转移。
③随地质环境转变数次盛衰并复建的大城市。
比如因全新的结构地基沉降,曾多次遭细沙埋藏,水灾吞没的开封市及徐州市等大城市,其古都旧址掩埋地底。
④因地质环境巨大变化而衰落的大城市。
比如因为新结构地基沉降于康熙皇帝十九年(公年1680年)沉船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因江河干枯及土地沙漠化而淹没的甘肃省楼兰古城和统万城等。
⑤因发觉丰富多彩的地质学資源而问世的智能化大城市。
比如从戈壁滩上盛行的甘肃金昌市(称为我国镍都),及其从北大荒集团兴起的石油城——白山市等(陈西公平,1982)。
在挑选新城址时大家越来越高度重视沈阳环境地质的牵制功效,并从新城址的地区地质学可靠性、資源提供(水源、自然资源、建筑装饰材料等)及其地质构造等多种多样环境要素层面开展点评和论述。美国在1946-1972年间,整体规划和基本建设了28座新都市,对全部的新城址都从地质环境视角作了充足论述与挑选,并对城市规划建设开展了整体规划。